汽車臨時停車或停車,汽車駕駛人或乘客
開啟或關閉車門時,乘客應由右側開啟或
關閉車門,但在單行道准許左側停車者,
應由左側開啟或關閉車門。
另,「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36條說,
行人乘車時,應由右側車門上下車。
但在單行道准許左側停車者,應由左側
車門上下車。
也就是說,明文規定的是除非在單行道,
乘客應由右側上下車。
警方表示,從此規則來看,「左後車門
上下車確實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只是單純違反這項規定,並沒有罰則」。
不過,若駕駛或乘客沒有用兩段式開門、
未注意行人及其他車輛等未依規定開關
車門因而肇事,依
可處汽車駕駛人新台幣1200元以上
3600元以下罰鍰,但計程車駕駛人或
租賃車輛代僱駕駛人已盡告知義務,
乘客仍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
因而肇事者,處罰該乘客。
警方表示,無論從左側或右側開門,
都應該注意後方車況,
從右邊車門上下車,開門不慎,
也可能撞到人行道上的自行車。
交通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第 136 條),
在 2011 年就已制定實施「行人乘車時,
應由右側車門上下車」的規定。
自小客車與計程車駕駛人要注意了,
一項交通新規定已經在108年三月間實施
但是駕駛人卻多數不知情。
新規定轎車的後座乘客開車門,不得由
左邊上下車,如果從左後門上下車而和
機車擦撞被起訴,在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
車的新規定下,判刑與判罰金的一定是
小轎車駕駛人,還有可能被計點,甚至被
吊扣駕照的處分,但許多駕駛人根本
不知道有這項規定。
另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第 136 條解釋,行人乘車時,
應依下列規定:
一、購票或候車,應在適當地點或指定之
區界內,按先後次序,排列等候,不得
爭先恐後擾亂上下車秩序。
二、應按次序上下車,不得爭先擁擠。
三、車未停妥,不得上下車。
四、應由右側車門上下車。但在單行道
准許左側停車者,應由左側車門上下車。
五、行駛中,不得攀登跳車或攀附隨行。
六、乘車時,頭手不得伸出車外。
因此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第56-1條,如果「駕駛人」或「乘客」
未依規定開啟或關閉車門導致肇事,
會處以罰鍰1200到3600元,並非
只有「駕駛人」受罰。
結論是,其實不管從左邊或右上下車,
如果造成汽機車追撞車禍,駕駛會被
追究法律責任。
據瞭解,台中市一名家長,因為讓自己
的小孩從左後門下車,不幸與機車騎士
發生擦撞,檢察官於調閱交通法規時,
發現明文規定「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車」
,因之以「過失傷害」罪名起訴駕駛人。
警方指出,如開了左後門造成騎士受傷,
最重的罰則是可以吊扣駕照。
據指出,許多小轎車駕駛人為貪圖方便,
經常會打開轎車左後門讓小孩、家人或
乘客上下車,台中市因常發生類似情事,
導致與路過機車騎士發生擦撞車禍,
而被檢察官被依過失傷害起訴。
交通鑑定委員會秘書李國權表示,
「車子在停車的時候一定是靠右邊停車,
左側就有可能是佔用在慢車道上,規定
後座乘客從右側門下車,完全是基於
交通安全方面的考量。」
據表示,檢察官是援引道路安全法規中
第136 條第4款之規定:除非是單行道,
不然後座乘客應該要從右後門上下車。
如果駕駛人開左後門因而肇生事故,
可能被警方計點,甚至被吊扣駕照,
由於大部份駕駛人都不知此項規定,
而任由後座乘客由左後門上下車,
因而經常發生機車擦撞小轎車左後車門
的交通事故。
如小轎車駕駛人或計程車司機以「忘記」
或「不知道」企圖推卸責任,監理單位
是不會也不接受的,所以駕駛人或司機
須牢記下車前提醒乘客開右後門上下車,
以免挨罰又惹來官司上門。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