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雷射感應裝置,越線、闖紅燈都無所遁形
109/05/01更新
使用科技來執法,逐漸成為常態。
高雄市在重要路口
設置75處越線雷射裝置,
只要汽機車越線就開罰900元新台幣;
如果是車身來到行人穿越區,
也視同闖紅燈,都會進行開罰。
而且因為是雷射感應,所以車輛被拍,
完全沒有感覺,因此有很多民眾是
收到罰單才知道違規。
就差這兩秒鐘,白色車輛前輪
超過停止線,後半部還在線後方。
交通號誌上方的越線雷射裝置,
已經感應到,
900元新台幣飛了。
民眾說:「恐怖啊,怎麼不恐怖。
沒有事情騎到這邊,
就罰了一千八百塊。」
高雄市交通大隊在全市設置了75支
這樣橫桿式的越線雷射裝置,
擺脫以往要在地下埋線感應,
或是架設測速照相桿。
越線雷射裝置用雷達感應,數位化,
沒有底片限制,光從今年一月到三月,
就開出6800張罰單。
高市交大逕行舉發組長黃禮文說明,
「第一名是左營新莊博愛路口。
第二名是高鐵大中路口。第三是岡山的
介壽東跟岡燕路口。這是(開罰)
前三名取締件數比較多。」
越線車輛將被開罰900元,
車身如果越界到斑馬線、
行人穿越區,將被判定是闖紅燈,
轎車要開罰2700元,
機車也要罰1800元。
這樣無聲無息就架設在頭頂上,
奉勸用路人別心存僥倖、遵守號誌、
別搶快,才不會跟荷包過不去。
-------
為第一處科技執法路段,
設置「區間平均速率監測系統」,
取締車輛超速,
目前道路兩端門架已經設妥,
將在測試2個月後,
預計今年11月正式執法。
圖:鳥松區松藝路段因常發生交通事故
,為有效防制事故發生,
高市警交通大隊表示:
該路段將建置高雄市第一處區間測速!
以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交大提供)
據統計一0四年至一0七年已發生八件A一類死亡車禍,受傷A二類交通事故也有二百廿七件,縱使相關單位會勘多次改善,且在該路段中也設置取締超速測速照相設備,但交通事故仍居高不下,
為此,高市警察局向交通部爭取經費,並和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到鳥松區松藝路現地會勘,確認該處路段確實亟需有效速度管理,規劃於該路段建置「科技執法-區間平均速率監測系統」。
黃禮文表示,
「區間平均速率監測系統」
車輛進出道路兩端,
便能自動測出車輛行駛
這路段的平均速率,一旦超出速限,
警方將逕行舉發。
高雄鳥松 松藝路
區間測速 限速40
南向起點 北向終點
高雄 2019年8月份新增
高雄 2019年9月起取締
黃禮文說,高雄市鳥松區松藝路道路兩端的區間測速門架,8月初已裝設完成,裝上自動化車牌辨識系統及超速分析判定系統以 ,將測試2個月,預計11月以後正式執法,維護行車安全。
交通大隊也表示,現行測速照相設備是利用雷達波偵測車輛在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來計算車速,偵測距離短,但此種執法設備所能控制僅限單一點,且部分駕駛人發現固定桿時會驟然減速,容易引起追撞事故,
而區間測速是運用平均速率的概念,有別於傳統固定式測速照相設備,可隨監控路段距離增加,擴大管控範圍,駕駛人為避免超速受罰,在區間測速監控路段,依速限行駛,達維護行車安全的目的。
高雄鳥松區松藝路路段區間測速裝設,將採用自動化車牌辨識及超速分析判定系統,當車輛進入監測範圍時,
前端系統以影像觸發方式自動辨識車牌,紀錄車牌號碼、車輛影像、通過的時間等資料,透過4G 無線網路傳送至後端系統做運算,計算出每一輛車在此路段的平均速度,
且本處路段無其他叉路可迴避採證,在取得超速違規資料及違規影像照片等資訊,會連結至交通大隊逕行舉發平台,由員警認證舉發。
而區間測速運作舉例來說:
如某路段長度約1公里,速限是60公里,駕駛車輛從進入測速起點至終點,需花60秒時間,才符合路段速限規定。
交通大隊大隊長陳文耀並說:
車速太快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機率較高,也即常言:「十次車禍,九次快」,所有駕駛人都應該在開車、騎車時,隨時注意做好速度管理,以確保本身與他人的行車安全。
2019-08-14 《小檔案》
現行取締超速多使用定點的「雷達測速」設備,以該路段速限加上十公里為標準(速限四十公里,五十一公里違規),在駕駛通過測速設備範圍時拍照取締。雖能精準偵測車速,但有駕駛人會在接近固定桿前降至速限以下,通過偵測區間後隨即超速,反而容易發生追撞事故。
「區間測速」則是以行駛全路段之車速平均值做為認定標準,針對每個車道設置車牌辨識,利用入口處的起點記錄車輛進入通行時間,再與終點處車輛通過的時間,用簡單的數學原理距離除以時間計算出「速率」。
以自強隧道為例,若從大直開往士林的車輛,從進入隧道至駛離隧道,時間低於五十五秒,代表平均時速超過六十一公里,便會開罰。(整理:自由時報記者林家宇、劉慶侯)
資料來源 :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全球資訊網 聯合新聞網 自由時報
交通法規 :
延伸閱讀 :